当前位置:首页>>民大风采

【民大故事】西藏团校在宝鸡虢镇(作者:陈钦甫)

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09-06本文已被浏览 11641 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虢镇隶属陕西宝鸡市宝鸡县(现宝鸡市陈仓区所在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丁心、牛锦华到达虢镇后,找到615厂谭书记,看了现场,听取了情况介绍后,得知虢镇264技校原来是中央第四工业部办的一所电讯工程技术学校,尚未建成,上级就决定下马停办,入到包头技校,现校址空闲。该校占地一百多亩,有教学办公楼一座,可容纳500人左右,食堂和宿舍俱全,还有一个实习工厂和几个实习车间未完工,经过加工改造,也可以住宿,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四周是农村和田野,南邻渭河,北靠陇海铁路,东距虢镇火车站约10里路,西到宝鸡市仅有20里,交通十分方便。丁心、牛锦华看后高兴地说,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校址之前,这里就是比较理想的地方了,完全可以容纳团校师生居住和教学的要求。于是便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决定力争在9月底以前搬到虢镇过国庆节。

1957年9月13日,汤化陶同志从西安专程来到虢镇,听取团校筹建工作汇报,并对团校当前工作作出如下指示:

1团校的校址。校址暂时设在264技校,这一点不能动摇,不能有临时观点。该校未完成的工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建,实习车间经过加工要安排住人,球场也可以新修。

2学校规模1500人左右。包括兰州、雅安和山丹17岁以下的学员都要迁到虢镇。所缺的教师由筹建处派来,教材由公学编写供应,经费统一由公学向西藏领取拨给,物资供给和缺少的医生可请当地协助解决。

3机构设置。团校成立统一的党组、党总支和必要的科室。要加强思想工作,阶级教育要抓紧。

4筹建工作要组织师生参加劳动,空地可种菜食用。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疾病。

5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结婚,也不准离婚,已带来的小孩可送到西安办事处保育院托管。

6对有严重疾病者和无培养前途的学员,待以后统一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工作,9月15日至9月25日,团校寄居在各地的师生先后开始搬迁到宝鸡虢镇264技校临时校址。其中包括由屠庆元从雅安带来昌都地区的干部和学员计384人;向德珍从山丹带来的17岁以下的学员和干部(韩俊杰、李葆堂、曹喜珊等)共544人;团校从兰州迁来的师生604人。学员人数达到1359人,藏汉族干部、工人213人,总人数达1572人,可谓盛况空前。

9月16日,西藏工委批复任命丁心、牛锦华为西藏团校副校长。团校党组由丁心、牛锦华、屠庆元、刘也风(女)组成,丁心任书记。党组成员同时为西藏公学临时党委委员、筹建委委员。

10月4日,团校党组会议决定:(1)成立党总支。由牛锦华、丁心、屠庆元、刘也风、韩俊杰、吴玉书、李葆堂、向德珍、刘文智、黄星堂、陆世杰、耿炳甲、王学儒(藏族)13人组成,牛锦华任书记。(2)成立六个科室。秘书科由李葆堂、向德珍、王学儒任副科长;韩俊杰任组织科科长,王绍文、索朗(藏族)、黄星堂任副科长;吴玉书任教研科科长,曹喜珊、丁慈任副科长;刘建举任总务科科长,王鹏飞任副科长;刘文智任膳食科科长,杨宣仁任副科长;学生科由陆世杰、耿炳甲任副科长;(3)成立校团委。索朗任书记,委员有索朗、陆世杰、耿炳甲、王学儒、熊凡林、吴光旭、邓龙华。(4)进行编班。临时编22个教学班,每班60人。

在紧张的筹建工作之际,白云峰同志也抽时间从西安来到虢镇,看望团校师生,并向大家介绍了校址联系的进展情况。

11初,接西藏公学临时党委通知,调屠庆元等同志到西安徐家湾参加组建西藏公学二分部的工作。他带走了从昌都来的干部刘也风、刘建举、杨宣仁、王国桓、田由、邱德成、丁慈、黄星堂等40名干部和17岁以上的学员470人,共510人。

经过调整后,团校还有学员889人,教职工173人,共计1062人,编15个教学班,每班60人,每班配班主任、汉藏文教师、副主任或辅导员。其中汉语文教师有刚从中央民院毕业分配来的韩兰勋、李鼎兰、王联芬、范亚平、张家秀、周桂琴。西藏调来的邓亲和、尹全英、王艳玲、李颀、查干(蒙古族)、张晓帆、陈波、高慧、唐静玲、马熈敏、段凤仙、王德邦(以上除韩兰勋、王德邦外,均为女同志)等人;藏文老师强巴欧珠、强巴扎西、多吉、洛桑顿珠等;美术老师彭英全、黄甦和体育老师段秋民、王吉人等等,班主任有:贾瑞梅(女)、拉珍(女,藏族)、吕焕祥、熊凡林、顾云娟(女)、谢廷楷、牟春贵(回族)、林章茂、彭燕、朱烨、陈钦甫、王晓骥(女)、陈仁德、王慕如(女)、耿炳甲、李霖、王延年。我担任第十一班班主任、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兼思想政治课。

在此要特别提到的是陈波同志,1957年3月,从西藏回四川休产假,6月,西藏工作开始“收缩”。根据工委组织部“凡在内地出差、休产假人员,一律停止进藏,就地等待分配”的紧急通知精神,原单位西藏歌舞团她回不去了。10月,便接到了被分配到成都市歌舞团工作的通知。可这时,她爱人也由去中央团校学习,又被调到了西藏团校工作。为了照顾家庭和工作需要,只好放弃了在成都工作的优越条件和机会,又被改分配到西藏团校。尽管还在假期,三个月的女儿还在哺乳期,她依然决定把孩子放在成都,交给保姆蓝以庄照看,提前去团校报到。由熟悉、热爱的文艺工作,改行到陌生的教育工作,从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干一行,爱一行,也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1958年1月17日,经西藏工委报请中央批准,白云峰兼任西藏团校校长。决定撤销西藏公学临时党委,正式成立西藏公学党委,白云峰任党委书记,王静之、汤化陶任副书记,丁心、牛锦华为党委委员。西藏团校受西藏团工委和西藏公学党委双重领导。

团校在虢镇筹建初期,同样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是衣、食、住后勤保障和教学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自己想办法克服,另一方面要求助于当地党政部门予以协助解决。首先指派李葆堂和王鹏飞两人,专门负责对外联络。李葆堂同志是宝鸡当地人,解放前曾在这里做过地下工作,了解情况,人也比较熟悉,便于开展工作。于是他们便开始走访宝鸡地(市)、县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向他们介绍团校是西藏的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刚搬到这里,有许多问题急需他们帮助解决。当地党委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视,之前,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同志还当面对白云峰、汤化陶说,你们今后有什么具体问题,可直接与省委张友田秘书长联系解决。随后,省委方仲如书记、省团委曹延甫副书记,以及宝鸡地委黄志诚副书记等领导也都先后来到学校,召开现场会,听取意见,帮助我们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宝鸡县委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指定县委刘增财副书记负责。在省、地、县各级党委的积极帮助下,我们的困难得以逐步解决。

住宿方面。技校原来是600人的规模,突然要住1500人,只好对实习工厂进行隔离加工改造,又买了许多草垫子,铺在地上打通铺住人。还一度把火车站仅有的几个旅馆也包租下来,住一部分教职工,住宿问题总算勉强解决了。

吃饭问题。在宝鸡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几天之内,就给我们招收调来了炊事员郭明仁、电工李贵馥和茶炉工周志军等30人,立即办起了一个大灶。一千多人挤在一个食堂就餐,只好让学生先吃,而教职工常常买不到饭菜,60多名回族师生的吃饭问题也没有得到落实解决,又不得不再开办一个职工灶和回族灶。值得一提的是职工灶的炊事班长郝济深同志,他曾在国家机关和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担任过厨师,烹饪技术熟练,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每顿的菜都分甲乙丙三种不重样,明码标价,供不同口味者的需求,并同时公布第二天的菜谱,可以提前预约,既方便又可口,这段生活使人永远难忘。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办起了三个灶,饭菜干净卫生,不断变换花样,不但及时解决了师生员工的就餐问题,又解决了60多名回族师生的用餐,落实了民族政策,电工安装维修、喝开水的问题也都解决了。2月18日,又喜逢春节和藏历新年,食堂特地按藏族的习俗,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师生欢聚一堂,相互祝贺,扎西德勒!这是在内地过的第一个愉快、难忘的春节和藏历年,深受师生的欢迎。

教学、办公桌椅奇缺。首先把原来264留下来的家具,凡能用的都买下来。又和宝鸡市、县的木器厂签订承包合同,不但买了他们现有的家具,还专门为我们加班加点订做新的办公桌椅和课桌等,也保证了及时供货不耽误使用。

没有布票、棉花票,不能及时为学生订做过冬的棉衣。为此,宝鸡县委先给我们垫支了棉花票和布票,并请县几个缝纫厂连夜给我们加工赶制冬装,到年底也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确保学生健康,少生病,尽快帮助学生度过“生活关”。由于学员刚刚到宝鸡虢镇,本来生活就不适应,加之秋雨连绵,住宿、医疗条件较差,蚊虫叮咬后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每天去虢镇县医院看病的病号高达20%左右,主要是患水痘、肺结核的较多。学生去看病还要有老师陪同,一去就是一半天,其他工作也就干不了了。虢镇只有一个县医院,门诊大部分被我们的人占了,又影响了群众看病,有了大病还得乘坐火车去宝鸡市医院看病,很不方便。面对这一情况,宝鸡县又及时从县里调来了医生杨延秀、司药辛振宏和护士杨西云等5位医护人员,加上从西藏调来的朱达仁和黄俊超等人,共有六七位医护人员,成立了一个医务所。为了确保学生健康,少生病,他们热情为同学们服务,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休息,即使是夜间,也是随叫随到,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约了资金开支。接着,又联系了宝鸡市康复医院,对学员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为预防疾病和有针对性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在全校开展卫生大扫除,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教育学生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要求并规定必须坚持每天洗脸、刷牙漱口、洗脚,常洗头理发、剪指甲、洗澡,要经常换洗衣服、晒被褥,并形成制度,进行检查评比。从此,同学们初步养成了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体质有所增强,发病率大大下降确保了无一人因病死亡的事故发生,使同学们顺利地度过了“生活关”。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师生共同参加劳动,修建了一个篮球场,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

入学教育。筹建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开始上课,各班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凳摆得整整齐齐,灯光明亮,窗明几净。讲台上方中央挂着领袖像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黑板右方张贴着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向学员进行入学教育。主要向学生介绍伟大的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加强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等内容。这天,同学们像过节一样,人人衣帽整洁,个个喜笑颜开,精神抖擞,青春焕发,快步走进教室,坐得端端正正,气氛显得既严肃又欢快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针对青年的特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虢镇是一个小县城,既没有电影院,也没有体育场和文艺团体的演出,文化生活非常贫乏。而团校当时并不缺文艺人才,藏族学员个个能歌善舞,很多老师过去也都曾在西藏做过文艺工作,为开展文艺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班都组织了文艺队、篮球队,开展班级比赛、淘汰赛,在元旦、春节、藏历年期间进行文艺演出和篮球赛,在文艺演出和篮球比赛的基础上,选拔成立了校文艺演出队和篮球代表队。篮球队在段秋民和王吉人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多次和虢镇中学代表队进行友谊比赛。最难让人忘记的是,参加了宝鸡县国庆8周年庆祝大会,那天,全县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我校一千多人的队伍,身着藏装,载歌载舞,浩浩荡荡走进会场,前面的队伍已进入会场,而后尾还远在城外。这种场景,在虢镇还是首次,也非常罕见,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会后,我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歌舞表演,当地群众第一次看到藏族民族歌舞,赞叹不已,博得了全场群众热烈地掌声,轰动了全县城,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增强了藏汉民族的大团结。参加观看的宝鸡地委黄志诚副书记连声说,“演得真好,演得真好!”

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的实际,首先通过汉语拼音学习汉话和汉字。以国务院刚刚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为基本教材进行教学。为了解决拼音标准化问题,由李鼎兰老师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先当学生,后当老师,再进行教学。我也是在这时候学会汉语拼音方案的。学生从拼音字母学习开始,学习汉话,看图学话、识字,提倡生活汉语化。为了配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学校从新华书店购买了大量的《拼音方案》学习挂图,布置环境,张贴悬挂在教室、走廊、食堂等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汉语文水平大有提高,为下步继续学习提高打下了基础。

3月中旬,西藏团校由宝鸡虢镇迁到咸阳校址。团校仍然保留原来建制不变,教职工食堂继续保留。教学计划、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全校统一。

团校学生因年龄小,为了方便,全部住平房,睡上下铺,下面铺草垫和棉布褥子,每人一床棉被,一顶蚊帐。班主任和学生一起住宿,便于照顾管理。教职工也轮流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形成制度。

教学内容,以学习汉语文为中心。根据藏族学生的实际,学习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突击学习的方法,学习汉语拼音,以拼音文字学习汉语。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好汉语,必须首先学好汉语拼音,熟练掌握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四声,过好拼音这一关。对藏族学员来说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说出来的汉话音调才能准确,即使说错了,自己也能够纠正。引导学生分析藏、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在课堂上采用形象化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看图说话,见物说话,课外结合布置的学习环境,引导学员见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大力开展生活汉语化,大说大讲汉话。同样,只有口语说得好,才能为学好汉文打好基础,文章才能写得流利、熟练。第二阶段,在熟练掌握汉话的基础上,转入以速成识字的方法学习汉文。汉文的基础是字、词、句。所以,就要从这个基础入手,学习汉文常用基字,熟悉笔划顺序、部首偏旁等汉字的基本结构。之后,再学习连字组词、生字开花、连词造句到阅读和写作短文。于是,一个以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班与班之间的学习竞赛活动立即在全校展开从而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严寒的冬天,即使是节假日,到处都可以看到同学们学习的身影和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学习空气蔚然成风。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许多同学加入了少先队、共青团和共产党,也有很多个人和集体受到表彰和奖励。在老师们的耐心帮助下,经过同学们的刻苦努力,完成了教学计划。基本上掌握了常用汉字,能阅读书报文章,会写书信和短文。达到了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为下一步学习专业打下了基础。期间,小旺久同学参加了全国普通话演讲比赛,次仁卓玛等同学在国庆10周年时,被派往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担任讲解员。

在文化学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民族观、宗教观和爱国主义等专题教育。组织师生参加勤工俭学、到农村参加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结合学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关于免去西藏人民参加国家机关人员、学生的人役税的决定》和《关于重判本根却珠毒打学员旺杰平措案件的决定》。同学们纷纷表示,坚决拥护筹委会的决定,愤怒控诉揭露三大领主残酷剥削压迫农奴的反动罪行。

1959年3月,西藏反动上层悍然发动武装叛乱,经过平叛教育,团校有300多名学生自愿报名回西藏参加平叛和民主改革,其中有的报名参军入伍。还有几百名学员被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学习深造,一部分留校继续学习。

9月7日,根据西藏工委决定,西藏团校合到西藏公学一部,团校正式撤销。

西藏团校从1957年6月筹建到1960年9月正式合撤销,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也为西藏民主改革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其中小多吉、次仁卓嘎、马光华、曾忠义、拉巴平措五名藏、回族学生,后来都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人。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积极工作,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教育。

今年(2017年)6月,是西藏团校成立60周年。60年前,西藏团校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西藏工委和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成立发展起来的。曾经在团校学习的学生有1359人,有的转学,有的提前毕业进藏,也有的留校继续学习或工作。在团校工作过的领导和同志有213人。有的也调回西藏,有的内调回原籍,有的已经过世。目前在校仍健在的还有邓亲和、范亚、王联芬、肖月仙、唐静玲、金丽光、杨西云女士和朱庆春、陈钦甫、王延年、陆世杰、黄俊超、汪朝光 、韩兰勋、赵红蒙、辛振宏、周志军等17位同志,他(她)们都为西藏的民族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谨以此文缅怀已故去的领导和同志们;纪念曾在团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同学、同事以及我的这段难忘的经历;感谢陕西的父老兄弟;祝贺健在的同志们健康长寿!

 

 

图一:1957年10月,陈钦甫在宝鸡虢镇临时校址教学大楼前留影

图二:1958年2月14日,恰逢春节、藏历新年之际,西藏团校第十一班全体师生在宝鸡虢镇临时校址教学楼前合影留念。二排右起陈钦甫、白玛次仁(陈钦甫珍藏提供)

图三:1958年5月1日,西藏团校第八班全体师生在咸阳校址第四教学大楼前合影留念。二排左起第四人为陈钦甫。(陈钦甫珍藏提供)

【作者简介】陈钦甫,十八军老战士,我校离休干部。1933年出生,1947年,14岁参军入伍。1950年,在部队同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当年随十八军进藏,从事文艺和共青团工作。1957年,调入西藏团校(西藏公学)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西藏团校班主任兼政治思想课教师,任西藏公学教师教授拼音和数学,能用藏语授课板书,后任预科副主任、财经系党总支书记,1994离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皇冠正规娱乐平台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版权所有©2015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 地址:陕西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 制作维护: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备案号:陕ICP备16001070号-1     您是第位访客
招生电话:029-33755799(本专科)   029-33755387(研究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