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思想、教育当先
学校第七批驻玛日玛村工作队日常利用好教师身份,发挥职业优势深入群众当中,讲解党的十九大、党的惠民政策、四讲四爱等,将党的重要精神深入传达和贯彻到群众中去。扶贫先扶智,解放群众的思想观念,而解放思想方面则需要知识和智慧,所以武装群众头脑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学校驻村工作队利用教师的职业优势,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多次详细的调研和访谈,工作队针对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等消极问题,探讨研究出具体的教育方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教育。学校第七批驻玛日玛村工作队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在村内以走村入户、集中宣讲、媒体传播等形式先后进行了十五余次关于扶贫脱贫方面的讲解与宣讲,得到了村两委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寻找多方渠道、加速脱贫进度
多方寻找渠道是扶贫、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好这些渠道是加速脱贫进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抓手。自入驻以来,学校第七批驻玛日玛村工作队在队长达旦增同志的带领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始终将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如何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放在驻村工作的中心位置。十个月以来,在探求脱贫渠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创立本村党建品牌,有效开展脱贫工作。以马有力、日有光,玛日玛有党组织为主题,组织本村党员成立玛日玛党支部致富带头党小组、政策宣讲党小组、监督管理党小组为命名的三个党小组,来组织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员助脱贫的品牌工作。创建此党建品牌以来玛日玛村所有党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动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政策精神并主动入户宣讲, 为本村村民探寻致富道路,增加市场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打破创收模式、加大劳务输出。以察布乡扎美仁村至玛日玛村新修公路以及玛日玛村改扩建项目和玛日玛自有的施工队争取道路维修为契机,在劳务输出方面以贫困户优先为原则,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同多次开会,组织本村贫困户群众以及待业青年进行劳务输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困难问题,使得本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获得可喜的创收。据统计,到目前劳务输出创收总额达107.1043万元。
(三)建立帮扶牧场,加速脱贫进度。经村“两委”与工作队会议研究,同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考察其他村脱贫经验的基础上,村“两委”及工作队决定,从玛日玛村强基惠民办实事经费中,投资19.8400万元从本村村民当中购买214只绵羊,购买96只山羊,以此开展扶贫帮扶牧场建设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效利用了项目区天然草场资源,提高牲畜饲养规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并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同时以帮扶牧场给本村贫困户创造脱贫平台,以精准扶贫的方式帮扶贫困户,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加速脱贫进度。
(四)探索有效的致富集体经济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促进农牧区集体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牧民群众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为玛日玛村新建村茶馆和仓库就是扩大集体经济规模,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集体组织。2018年7月18日,玛日玛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通过反复研究商讨并争取村民意见后决定从办实事经费中投资17.0000万元,在县城以往购置的土地上建造玛日玛利民茶馆和利民仓库。玛日玛村利民茶馆和利民仓库属于玛日玛村集体所有,在茶馆和仓库盈利之后,将收入的20%优先分红给贫困户,其余80%均分给其余村民。根据参照其他仓库和茶馆经营的情况来预算,该利民茶馆和仓库建成后,按照初步计划,每年可以增加收入7.2万余元,人均增加收入约317.18元左右。其中,除去盈利额的20%后人均增加收入约253.74元左右,通过开设利民茶馆和利民仓库的集体经济模式,不但实现了村民的收入,同时还增加了本村村民的就业岗位,提高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
十个月以来,学校驻玛日玛村工作队在队长兼第一支部书记达旦增老师的带领下,在队员们的同心协力下,攻坚克难,脱贫工作成绩颇丰,实现玛日玛村的脱贫摘帽,走向自主创收的轨道企足而待。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脱贫攻坚战困难重重,不能一蹴而成,驻村工作队在探求脱贫的道路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将吸取以往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整改补短板,精准施策,打好脱贫攻坚战,走出一条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玛日玛村脱贫、振兴的路子。
(文、图、审核:达旦增/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