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渭水之滨,钟灵毓秀。巍巍学府,立德树人。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担负着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2018年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校 60 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明确指出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
办学65年来,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1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6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5门。
当前,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目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奋力建设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
展望未来,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学校定位
学校的目标定位为: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建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层次定位为: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学科定位为:紧紧围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科学技术两大学科群,面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学科领域,完善学科结构体系,培育新兴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创建一批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一流学科。
1.2人才培养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扎实推进“四个一流”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学科及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鲜明、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工商管理学。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税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临床医学、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文物;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
学校现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6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5门。
2022年,学校结合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各专业开设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学校调整专业招生结构,共有49个本科专业(详见表1)招生。对日语等12个专业实行暂停招生或隔年招生,新增了数字经济、国际新闻与传播两个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2个专业进行本硕连读招生,设置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广播电视学(融媒体方向)、金融学(金融科技方向)、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方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方向)、统计学(数字经济方向)、休闲体育(山地户外运动方向)等7个专业方向进行招生。
表1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本科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
序号 |
所属院系 |
专业名称 |
学制 |
2022年招生专业 |
1 |
财经学院 |
财政学 |
四年 |
38 |
2 |
金融学(金融科技方向) |
四年 |
38 |
|
3 |
会计学 |
四年 |
70 |
|
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61 |
|
5 |
统计学(数字经济方向) |
四年 |
38 |
|
6 |
审计学 |
四年 |
35 |
|
7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四年 |
40 |
8 |
文化产业管理 |
四年 |
35 |
|
9 |
行政管理 |
四年 |
70 |
|
10 |
档案学 |
四年 |
40 |
|
11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40 |
|
12 |
旅游管理(含专升本1人) |
四年 |
41 |
|
13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含本硕连读20) |
四年 |
180 |
14 |
秘书学 |
四年 |
80 |
|
15 |
民族研究院 |
历史学 |
四年 |
80 |
16 |
考古学 |
四年 |
35 |
|
17 |
民族学 |
四年 |
40 |
|
18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含专升本16人) |
四年 |
126 |
19 |
休闲体育(山地户外运动方向) |
四年 |
35 |
|
20 |
运动训练 |
四年 |
40 |
|
21 |
外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120 |
22 |
尼泊尔语 |
四年 |
30 |
|
23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四年 |
80 |
24 |
广告学(含专升本5人) |
四年 |
40 |
|
25 |
广播电视学(融媒体方向) |
四年 |
35 |
|
26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70 |
27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35 |
|
28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35 |
|
2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35 |
|
30 |
数字媒体技术(含专升本17人) |
四年 |
52 |
|
31 |
通信工程 |
四年 |
35 |
|
32 |
土木工程(含专升本13人) |
四年 |
48 |
|
33 |
网络工程 |
四年 |
30 |
|
34 |
网络空间安全 |
四年 |
35 |
|
35 |
医学部 |
临床医学(含本硕连读20人,影像诊断方向40人,预防医学方向40人) |
五年 |
180 |
36 |
护理学 |
四年 |
70 |
|
37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40 |
|
38 |
康复治疗学 |
四年 |
40 |
|
39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四年 |
40 |
|
40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80 |
41 |
哲学 |
四年 |
40 |
|
42 |
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120 |
43 |
社会工作 |
四年 |
80 |
|
44 |
教育学院 |
艺术教育 |
四年 |
35 |
45 |
教育学(专升本) |
二年 |
63 |
|
46 |
小学教育 |
四年 |
60 |
|
47 |
学前教育 |
四年 |
35 |
|
4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35 |
|
49 |
教育技术学 |
四年 |
30 |
|
总计 |
2723 |
1.4在校生规模及生源质量
2023年7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13949人,折合学生数13651人,(10565+215+1824×1.5+1345×0.1)。全日制在校生12604人,其中本科生1056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83.82%)、专科生21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71%)、硕士研究生1824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14.47%);成人教育学生1345人。
2022年,本科专业招生2790人,生源分布在西藏及区外21个省(区、市)(详见表2)。其中西藏生源2030人,占总招生人数72.76%,其他省区生源760人,占总招生人数27.24%。
表2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2022年本科招生分类统计表
序号 |
生源 |
人数 |
1 |
西藏自治区 |
2030 |
2 |
陕西省 |
159 |
3 |
河北省 |
91 |
4 |
河南省 |
90 |
5 |
山西省 |
80 |
6 |
山东省 |
77 |
7 |
湖南省 |
75 |
8 |
四川省 |
50 |
9 |
湖北省 |
41 |
10 |
云南省 |
30 |
11 |
重庆市 |
23 |
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6 |
13 |
甘肃省 |
14 |
14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 |
15 |
内蒙古自治区 |
2 |
16 |
江西省 |
2 |
17 |
贵州省 |
2 |
18 |
广东省 |
2 |
19 |
安徽省 |
2 |
20 |
浙江省 |
1 |
21 |
福建省 |
1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7月,折合教师总数839人(789+69*0.5+31*0.5),专兼职教师789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69人,外聘教师31人。生师比为16.3:1(13650.5÷839)。
专兼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99人。其中,教授156人,副教授243人,占教师总数的50.6%。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73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9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3%。柔性引进“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5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级档案专家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2个。
2.2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教学的148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56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总教授比例为94.69%。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教学的222人,以我校具有副教授职称教师243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副教授占总教授比例为91.38%。本学年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是2378门,开设课程总门次5522门。门次数比例为43.06%。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72门,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门数占总门数比例为14.89%。
2.3教学经费
2022年,学校收入总计69972.89万元。学校教育支出总额68201.04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为4064.01万元。学校年度教学改革支出271.86万元,专业建设专项支出543.91万元。
2022年学校教学经费支出6431.00万元,其中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366.99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118.82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85.87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240.4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112.47元,生均实习经费为270.58元。
2.4校园设施
我校现有校园土地面积771655平方米,生均61.22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552506.47平方米,生均43.84平方米。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35478.45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45985.06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14.49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150间,面积38,474.79平方米,生均3.05平方米。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1个。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学校建有自治区级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众创空间”、“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114.47万元,2022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776.2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4万元。
学校建有123间多媒体教室(其中渭城53间,秦汉70间)、23间智慧教室(秦汉校区)、4间多功能教室(渭城校区)、1间微格教室的日常管理(渭城校区)、19间精品智慧教室(渭城校区)。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备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全覆盖,总出口带宽20.15G,两校区光纤160G互联;建成了教育网、公网多链路负载均衡,提高了网络运行管理的水平;完成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私有云平台建设,存储容量800多TB。建成了教务、学工、研究生、办公、科研、人事、财务、一卡通、智慧民大等23套业务系统,完成了业务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实现了多终端访问;开展了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等保测评备案工作,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
图书馆总面积2.4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748个。图书馆馆藏总量351.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7.94万册、电子图书193.3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16册;2022年度新增纸质图书3.53万册。现有纸质期刊290种,电子期刊71.94万册。图书馆每周开放7天,周开放时间98小时。2022年度图书流通总量合计为8.34万册。
学校共有学生宿舍2200余间,可为所有全日制在校生提供住宿。其中本科生6人一间。校内设有三栋学生食堂主体楼,渭城校区2栋楼、秦汉校区1栋楼。两校区食堂的一层是学校保障餐厅,保障餐厅的水、电、气、保洁、维修、维护、病媒防治费用全由学校承担。饭菜价格低于市场价和周边高校,卫生条件良好,可有效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专业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质量工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关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聚焦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研究,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制定了《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本硕连读机制,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依托国家“双万计划”,实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持续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制定《皇冠正规娱乐平台落实“双万计划” 建设一流专业实施方案》,持续巩固做强一批传统优势专业,重点建设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16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持续深入建设校级一流专业。
围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拓展西藏急需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急需的理、工、医和特色专业。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撤、控、增、调、合等方法,2023年数字经济、国际新闻与传播2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截至2023年7月,全校共有61个本科专业;积极响应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精神,申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专业备案撤销。
优化完善学分制管理措施,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制定《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关于加强本科美育工作的意见》和《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劳动教育实施意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高度重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对照认证专家所提出的整改意见,紧紧把握“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针对教师教育振兴新要求,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新使命,规范引导师范专业建设,深化师范教育改革,高质量开展师范专业提升和认证工作,推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振兴教师教育专业。学校现有师范专业11个,根据认证计划,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4个师范类专业,已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2023年上半年体育教育、小学教育、历史学3个专业已完成师范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工作。
2022年12月,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责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立刻行动、在落实上责任贯通,有序开展评估各项准备、自评工作。准确把握本轮审批评估在导向、内涵、类型、方法四个方面较以往的新变化,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3.2课程建设
贯彻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制定《皇冠正规娱乐平台落实“双万计划”建设一流课程(金课)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自治区和校级“金课”建设。《学前教育学》等15门课程获批自治区“一流课程”。
继续开展在线课程(慕课)建设工作,《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慕课已完成录制并上线学银在线课程、平台;持续扩充网络通识课程资源与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持续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完成“国民经济核算 ”等1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
继续实施“互联网+教学”计划,加强通识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对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口支援高校共享课程平台,加强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课程资源建设行业领跑者的联系与沟通。丰富课程资源,开设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208门次,组织教师开展面授课223门次,共计50204人(次)选修学习。
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持续鼓励教师使用雨课堂、翻转课堂、SPOC、PBL、对分课堂、网络课堂、手机平台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3.3教材建设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教材编写、审核和选用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教材编写、审核和选用程序,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把好教材的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根据《皇冠正规娱乐平台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按照“应选尽选”的原则,学校本学年64门涉及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已经全部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目前我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覆盖率和教材使用率均达到了100%。
本学年圆满完成了学校的教材征订、发放工作,春秋两季共发放教材1405种,168322册,码洋近504万元。在学校教材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充分运用教材审查专家库专家,认真开展教材审查工作。本学年先后进行教材清查工作6次,重点对正在使用的自编教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和外国语言类教材与其他学科专业类境外教材审查。修订出台《皇冠正规娱乐平台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为学校教材工作提供制度依据。
3.4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
学校高度重视教改、教研工作,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培育产出具有示范性的教研教改成果。组织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皇冠正规娱乐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学校组织校级教改项目立项、结项工作。2022年教学改革共立项建设54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32项,青年项目13项。共结项36个校级教改项目。
3.5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主动适应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纵深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校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体系构建完备。学校持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严格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实施体系。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52项,共计立项资助经费260万元。其中国家级立项35项、自治区级立项107项、校级立项210项;分别为创新训练项目335项、创业训练项目5项、创业实践项目12项,大学生参与1500人次。立项项目涵盖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涉及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通过资助大学生参加项目式训练,强化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奖牌数量屡创新高。学科竞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我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和质量也显著提升。坚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竞赛。2022年,“互联网+”大赛参与学生达2000人次,获得省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项;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3项。成功举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系列活动,组织200余名师生至陕西汽车集团、冰峰汽水厂区、伊利乳业和习仲勋故居参观学习;暑期组织30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约150人至西藏各地市开展乡村振兴、推普科普、政策宣讲的活动。
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我校高质量就业。本学年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毕业创业团队(学生公司)59项,吸纳本专科研究生参与创业训练300人次,累计实现创业总营业额50余万元。成功孵化毕业生创业人数达10人以上,直接间接带动就业50余人。
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学校持续加强学校创新创业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业体验市场管理办法》《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办法》等14个规章制度,制定《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经费管理办法》《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部管理制度》《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等,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切实加强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了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日趋丰富。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设置丰富的通识教育类创新创业课程。同时开设有关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方面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我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有通识教育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技能实训课程“SYB”和“SIYB”培训,2023年由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和教务处共同举办SYB培训两场,培训人数达200名学生,并颁发人社厅SYB培训证书,为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基础资质。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学校创新创业专职师资队伍12名,兼职创新创业师资30名,校外创新创业导师10名。其中博士8人,硕士21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教育部万名创新创业导师库成员1人,国家级创业咨询师20人,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评委专家5人。此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指导的教师500人次。主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孵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项目导师。
创新创业成果硕果累累。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符合民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学校成为培养西藏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西藏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西藏协同创新科技转化孵化的重要基地、西藏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智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专业培养能力
4.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这一主线,紧紧围绕贺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践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坚持以本为本,坚持内涵式发展,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立足西藏需求,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了高度契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了很强的服务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西藏人才需求的实际科学设置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灵活确定招生规模与时限,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面对西藏长期、复杂、艰巨的反分裂斗争形势,面对西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人才的要求,凝练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育人标准。
4.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及创新实践课三大课程类型。在三大课程类型基础上构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标准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最低学分为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10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6学分、通识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创新实践课程不少于30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不少于10学分)。
4.3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加强党对群团组织和离退休工作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保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持续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累计培训学员万余名。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立德树人作为谋划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决克服“五唯”,改革教师、学生、学业评价,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坚持把锤炼高尚师德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积极组织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师德师风荣誉体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了《皇冠正规娱乐平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投入了专门的经费,通过团队建设、示范引领、专业培训、以研促教、经验交流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强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以学院树品牌、以专业立特色、以课堂定主线,凝练出“以爱国爱党为魂、民族团结为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鲜明课程思政特色,实现了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富有民族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主题,积极开展“春华秋实校园文化节”、“一院一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十大品牌”活动、“青春影像 时代声音”优秀爱国主义电影展播、“民大讲堂”等形式多样、宣有特色、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辐射到课堂内外,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4实践教学
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实习实践工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投入,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1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300人次。协调各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具有规模效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全年共举办70多项竞赛,投入经费近150余万元,获得各级别奖项200余项。
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54人,具有高级职称7人,所占比例为12.9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0人,所占比例为37.04%。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采取综合措施搭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实训平台。
学校修订完善学科竞赛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各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具有规模效应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全年举办“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79个学科竞赛项目,投入专项经费近150余万元,获得各级别奖项200余项。
本学年共提供了2331个选题供2023届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共有456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约占50.6%,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5.1人。强化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的检查管理,督促各学院按时间节点推进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工作,强化了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实时督查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答辩、成绩录入等工作。完成各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及2023届优秀毕业学士论文汇编工作。
4.5学风建设
持续巩固深化学风建设工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巩固和推行前期学风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联动机制,发挥各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转变学生学风,提高学习效果;转变教师教风、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推进学风建设纵深化,探索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勤学苦练、创先争优为主题,围绕以管理育学风、以服务带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活动促学风、以考风正学风等五项内容,大力弘扬“勤学、善思、求真、乐学”的优良学风,全面促进“厚德、至善、强能、健美”的校风形成。
深入实施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皇冠正规娱乐平台“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业余团校,累计培训2000人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持续组织开展“春华秋实”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着力支持各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喜迎二十大、喜庆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其中,组织活动50余场,受众学生达8000余人。民大青年公众号加强对全校共青团员的舆论引导,围绕党的重要决策、重要节点、学校重点工作做好主题宣传和网上思想引领工作,关注量超过26000人,2022年1月至今,共推送文章1321篇。
五、质量保障体系
5.1校领导情况
我校现有校领导1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名,所占比例为50%,具有博士学位2名,所占比例为20%。建立党委书记、校长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直接责任人制度,实行重要教学工作校长办公会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建立较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5.2教学管理与服务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所占比例为75%;校级质量监控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所占比例为33.3%。硕士及以上学位12人,所占比例为80%;院级教学管理人员49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所占比例为51.02%。硕士及以上学位35人,所占比例为71.43%。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以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民族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实行学生学业预警制度。部分学院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学业发展。注重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形成相关学院、教务、团学、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通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研室优化建设,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发展;拓展教师实战实践项目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提高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
5.3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75人,按本科生数13650.5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182:1。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3名,同时聘请12位教师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内容,构建八大资助育人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面结合。入学教育是特色,上好开学第一课。毕业教育是关键,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法制教育是基础,树立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诚信教育是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守卫学生身心安全。民族团结教育是抓手,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强化西藏区情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网络政治安全教育。假期安全教育是长效,确保学生按时返校。朋辈教育是示范,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在制定学校有关条例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成立学生督察组织,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平台。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督导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岗位责任意识教育。真心关爱学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紧紧围绕教书育人中心工作,紧扣学生“吃住行教学娱”领域,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话语权,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鼓励学生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持续推进“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动员全校力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5.4质量监控
根据学校定位及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形成了“检查—反馈—整改—检查”的质量运行机制,建立了“三查三评五反馈”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紧贴区情、校情,精准对接服务,完善学校督查、学院(部)督查、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各学院、学生信息员三级质量监控队伍,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育督导工作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对日常教学实施有效监控;开展实施质量动态监控,形成每学年质量报告制度,全面报告我校年度教育教学情况;创新督查方式,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坚持“日反馈、日收集、日整理、双周总结”教学信息监督反馈机制,实时掌握教学一线情况;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
根据教育部“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狠抓本科教育”相关文件精神,扎实落实《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持续执行《皇冠正规娱乐平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以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相结合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认真组织开学、期中以及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运行秩序和教学质量进行督查。学校教学督导对202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将各学院论文答辩工作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
学校现有3位专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人。专职教学督导1人,兼职教学督导13人。本学年内督导共听课3740学时,校领导听课112学时,中层领导干部听课1020学时。2022-2023学年学生评教覆盖面为99%,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95%。同行、督导评教覆盖面为94%,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96%。领导评教覆盖面为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占98%。
5.5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
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发展理念,持续发力,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保理念,完善质保机制,健全质量标准,营造质量文化,积极打造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的教学质量保障耦合系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进阶式提升。
学校“质量工程”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日趋成型。全面启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皇冠正规娱乐平台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德师风、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专业、课程“双万计划”,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切实做好师范专业认证等系列专业认证工作,做好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这一目标,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育人环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教研室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以制度约束和业务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师德水平。积极探索完善教考分离和适度淘汰制度,严格落实学业管理制度,实行学业预警机制,学风建设不断深化,人才质量有效提高。扎实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督查。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以竞赛促教学成效显著。
5.6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我校本科教学的主要指标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数据汇总表如表3所示。
表3 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汇总表
序号 |
指标名称(单位) |
指标值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 |
12604 |
2 |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例(%) |
83.82 |
3 |
教师数(人) |
839 |
4 |
全校本科专业总数 |
61 |
5 |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
49 |
6 |
新增专业数量 |
2 |
7 |
全校生师比 |
16.3:1 |
8 |
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亿元) |
2.11 |
9 |
当年新增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
2776.21 |
10 |
生均教学仪器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人) |
1.44 |
11 |
馆藏纸质图书(万册) |
157.94 |
12 |
生均纸质图书(册/人) |
116 |
13 |
电子图书(万册) |
193.36 |
14 |
纸质期刊种数(种) |
290 |
15 |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
181463.51 |
16 |
其中:实训、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
38474.79 |
17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人) |
14.49 |
18 |
生均实训、实验室面积(平方米/人) |
3.05 |
19 |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
2366.99 |
20 |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人) |
2240.4 |
21 |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
4064.01 |
22 |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人) |
112.47 |
23 |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人) |
270.58 |
24 |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
2378 |
25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其中:文科 |
16.7 |
26 |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22.22 |
27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
94.69 |
28 |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14.89 |
29 |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
99.7 |
30 |
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
99.7 |
31 |
体质测试达标率(%) |
83.55 |
32 |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
76.03 |
六、学生学习效果
6.1毕业情况
2023届本科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工作。毕业证授予情况:实际毕业2375人(含联合培养学生35人。其中我校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学专业学生4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5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财政学专业学生2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2人,会计学专业学生2人,统计学专业学生2人,法学专业学生10人),毕业率99.7%。学位证授予情况:学士学位2375人,288人获辅修学士学位。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9.7%。
6.2就业情况
2022届毕业生共计2537人,截至8月31日统计,共有1929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76.03%。截至12月31日,共有2270名毕业生实现就业,最终就业去向落实率89.48%。
加强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更加高效。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要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完善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全面领导和统筹我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多部门协同联动、全员抓就业、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机制。一年来,学校通过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目标管理、加强考核评估和建立奖惩体系等手段措施,有力保障了我校就业工作高效、规范、有序开展,确保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局势的整体稳定。
加强宣传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理性。学校以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实效为抓手,以解读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为主线,以分析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为重点,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专项宣讲活动。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针对我校不同生源、不同专业等不同类型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结合“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开展实际,通过领导干部进班级、进宿舍,采取座谈交流、“一对一”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邀请区人社厅、区教育厅、日喀则市人社局等单位领导到校举办就业政策讲座;招生就业工作处为3000余名2022级新生宣讲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共组织召开各级各类政策宣讲会、报告会40余场,各学院组织召开就业主题班会、毕业生大会100余次,通过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信息群、“民大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网等政策发布渠道发布国家、自治区最新的就业政策、通知634条,累积阅读2.6万余人次,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充分发挥了政策的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
构建全员就业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帮扶更加精准。2022年,进一步推进校级领导包干学院、学院领导包干班级的机制体制,深化推进毕业生“一对一、一对多”就业帮扶工作,全面梳理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岗位职责,明确各类人员的就业育人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按照《2022届毕业生“一对一、一对多”就业帮扶工作方案》要求,不断完善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机制,建立“一生一档”工作台账,开展针对性强的指导服务工作。成立专班工作组在拉萨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站,通过每周至少联系一次未就业毕业生了解情况、至少为每位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三个以上招聘岗位等措施,切实做到“求职有人管、服务不断线”。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做好工作台账,就业帮扶做到毕业生全覆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学校2022届各类困难毕业生760人中,702人实现顺利就业,就业率达到92.37%。
“引进来、走出去”,就业市场拓展更加规范有力。学校坚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策略,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有效拓展就业市场,搭建好双选平台,积极推动“见习就业”等新模式,促进毕业生早签约、早就业,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要求,学校及时做好线下招聘和线上招聘活动的高效衔接和快速转换,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招聘渠道,有效引导广大毕业生参与各类招聘,助力2022届、2023届毕业生实现就业。学校通过毕业生微信群等渠道累积推送各类招聘信息1480余条,整理发布各类网上招聘岗位34100余个。依托“易校招”“智联招聘”“毕业申”等校园招聘平台举行网络综合招聘会6场,组织开展线上专场招聘会51场。联合中央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共同举办“同心共筑”2022届毕业生高校联合网络招聘会暨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网络会。组织承办了2022年西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巾帼之星专场招聘会等,积极邀请中国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中建集团等单位到校开展专场招聘3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2100余个。
加强就业数据研究,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更加深入。学校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2022年发放各类调查问卷3000余份,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将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升学、暂不就业等内容纳入就业质量报告,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招生、就业联动发展,增强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通过动态管理机制,适时撤销、停招、减招办学质量不高、社会需求不足、就业率连续几年较低的专业;推进对部分就业情况暂不理想,但对自治区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有积极支撑的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对具有一定办学基础,但社会发展需求不突出或量已相对饱和的专业进行压缩和调整。
密切关注毕业生思想动态,安全稳定工作更加扎实有效。立足于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稳定安全形势,学校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完善信息网络和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安全稳定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通过“123”机制摸清底数,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思想动向,尤其是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毕业生要做到逐人“见面”“通话”,确保联系不断档。强化班干部、学生骨干和信息员作用,积极主动和班干部、学生骨干及关系密切学生取得联系,通过他们掌握学生动态,进一步研判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准备。
6.3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62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0.6%;加强辅修、双学位管理,拓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继续开展行政管理、档案学、法学、会计学、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辅修及辅修学士学位的培养工作。完成2022级辅修专业毕业工作,共308人完成了辅修专业的学习,达到了毕业要求。287人同时获得主修学士学位和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6.4对外交流合作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6所对口支援高校以及在援藏干部积极推动下自主签约的3所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推进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在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西藏社会能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持续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生工作,开展与对口援助高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按照对外交流合作计划,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各校实施派遣交流生、联合培养生工作。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5人,交流生10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20人;中国人民大学交流生13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交流生5人;厦门大学联合培养20人,交流生14人;中国传媒大学交流生,5人。
七、特色发展
学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意识,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心源计划”和“七个一”工程,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和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反分裂斗争、新旧西藏对比和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教育,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及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聚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拓展理、工、医等自然学科领域,为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服务。坚持质量立校,紧盯西藏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优势专业,不断加强理、工、医等应用型专业建设,重视师范专业建设;重视教学研究,从教学教法研究、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综合改革,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在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7.1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校紧紧围绕西藏自治区党委确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考证、整理研究、读文编写,成立“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发挥资政献策作用,持续推进自治区党委、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的研究工作。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建设,构建全链条教育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特色课程《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并在超星慕课平台上线,全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专家为区内外各类培训班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专题讲座近40场次,积极助力各方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和研究。
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充分发挥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我校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单位,将进一步围绕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梳理学校语言文字资源,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法治意识、规范意识,显著提高语言文字研究水平和应用能力,更加规范校园用字用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校园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开展以“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为主题的第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相关活动,提升我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采取组建语言文字专项培训团队等多种形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教育培训,开展“三语下乡”“送教下基层”等活动,承担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西藏自治区中小教师普通话及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工作,完成“童语同音”计划师资培训,“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承担了教育部语用司2023年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西藏自治区那曲、阿里班线下培训班,为乡村振兴、推普脱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大思政”课程矩阵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好上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规定课时,规范采用马工程教材,持续开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概论》课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政课。持续打造《“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持续探索“1234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严格贯彻落实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努力实现教学效果“两个转化”,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统一教案、统一PPT、统一试题库、统一阅卷“四统一”教学过程,引领教师自觉担负起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担当,做现代文明的引导者传播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分批启动、分类建设、评建结合、示范引领”思路,在课程思政项目中打造一批专业核心重点课、通识教育特色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示范课,形成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在全校所有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优化课程内容,规范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教材选用,创新考核方式等方式,开发具有我校特点的系列特色课程,培养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炼可推广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机制更加健全。
利用陕西红色资源,强化思政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异地办学特色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立足陕西、服务西藏,区内、区外生源学生融合交叉开展筑梦之旅。利用陕西红色资源,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在“红色筑梦之旅”中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学校组织以区内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团队2000余人以延安及梁家河为中心参观学习考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暑期,组织大学学生志愿者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及“百生进百村”活动,以实际行动把自己的青春梦融入到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通过推普、创业项目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
7.2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用得上”为目标,着眼西藏对扎根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经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区内与区外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区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构建完善的实践实验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行不同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实施分层次分类型或分模块教学。
7.3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凝练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培养标准
学校面对西藏长期、复杂、艰巨的反分裂斗争形势,面对西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等对人才的要求,凝练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育人标准。“靠得住”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人才的政治标准,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政治素质,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学校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以及唯物论、无神论教育、西藏区情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反分裂斗争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得上”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能在民族地区工作、掌握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素质。学校立足西藏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使学生努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就是具备长期扎根西藏、扎根基层,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乐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学校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人才培养标准贯穿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得到了西藏社会的高度肯定。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8.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按照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等要求,学校提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将学科专业结构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西藏经济社会建设之间还不完全匹配的专业进行优化、撤销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特色还需强化,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还需提升,专业评价、调整、发展的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学科专业结构需持续调整与优化、强化与深化,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调整联动机制,完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
8.2持续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专业和课程的“双万计划”落实,以双万计划、三新理念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为指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新元素和新方法,改造传统专业,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与社会需求度的结合,增强专业人才培养在社会需求中的适应度,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重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强力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建立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专业和课程进行评估、诊断,不断改进和提升质量。
8.3加强协同育人力度
进一步推进协同育人,利用对口支援高校优势资源,开展联合培养、交流生工作;加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与企业、公司等建立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师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深入融合;加大辅修专业建设力度,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持续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持续抓好教学实习、实践、实训、实验基地建设。
8.4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主体意识
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发展理念,持续发力,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保理念,完善质保机制,健全质量标准,营造质量文化,积极打造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进阶式提升。
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组织架构、质量管理的运行及评价机制落实,提高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保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效。完善本科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三全育人,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质量。
8.5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
切实落实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因材施教,深化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改革;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贴近西藏发展需要,立足民族大学特点,用足用好用活对口支援政策。持续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生工作,开展与对口援助高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增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继续在联合办学、交流互访、师资培训、服务社会等方面与对口支援高校深化合作,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结 语
本报告是对皇冠正规娱乐平台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总体汇报,本报告已如实、全面地反映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现状以及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所作的努力。本报告的形成,也是对学校本科教学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全面梳理和总结,对于开展自我评估、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更好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体现教育教学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方式。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教育厅工作安排,坚决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目标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将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深化内部治理,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推动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课程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改善为引领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聚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